找到相关内容143篇,用时19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量理寶藏論(一)

    比量之功用,自己了悟真實之事物或哲理,本章敘述比量因三相之建立與功能,雖有人認為與玄奘法師譯之「因明入正理論」、「因明正理門論」相似,然而薩班在本章中發揮了「遮詮」之說法。十一利他比量:本章...學上之醍醐,即能廣泛應用於世間與出世間之學問,故痛定思痛欲想回饋漢語學界之佛子,最先嘗試譯註蔣央洛迭汪波所著之《因類學》,發覺尚可發揮故,大膽直譯本書,歷時一年餘,終告完成。  本書分十一,第一章...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2061338386.html
  • 东汉时期的佛经翻译

    ;非修非证,不历诸位”,说明大乘中观学派是“顿悟”法门的理论基础。   《四十二章经》十一称:“佛言:饭恶人百,不如饭一善人,饭善人千,不如饭一持...《出三藏记集》卷二:“佑检阅三藏,访覆遗源,古经现在,莫先于《四十二》。传译所始,靡愈于张骞之使。”(中华书局点校本,22页)《四十二章经序》(作者不详)称:“...

    韩廷杰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482641391.html
  • 中国佛教传统宗系提要

     第七 法相宗佛教   第八 俱舍宗佛教   第九 净土宗佛教   第十 禅宗佛教   十一 律宗佛教   十二 华严宗佛教   十三 密宗佛教   第十四 藏传噶当派佛教   ...特点。  后来,法眼宗东传高丽、日本,而基本不在中国发展。  十一 律宗佛教   作者:   一、佛教戒律的传播  (一)最初入华  公元三世纪,印僧昙摩迦罗开始在中国传戒。当时的戒本为《僧祗戒心...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81242071.html
  • 当代南传佛教大师(一)

    四圣谛──实现究竟涅盘。  修习“正念”,即以“身至念(诵念、观想身体的三十二部分)”为主,善巧练习可以对治色贪欲,以及消灭我、我所见。  十一〈莫因西亚多〉,莫因导师强调禅修者应该在禅修前,先...精华──戒、定、慧三无漏学,以及完成佛德的智能和慈悲的道路。料想读者们随即如笔者一样,第二、第三……乃至十七,犹如一气呵成,排除杂事一路审谛阅读,看完全书。  现在笔者可以改弦更张,以老马识途...

    杰克·康菲尔德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82942091.html
  • 倓虚大师自述:影尘回忆录(上册)A

    湛山倓虚大师门人大光记  传略  序一  序二  序三  私记缘起  第一章 幼年时代的梦境  第二 求学时代的暗示  第三 死而复生的悲剧  第四 命运蹉跎遇坎坷  第五 中年以后的处境  第六 出家的前前后后  第七 观宗寺佛学时代  第八 随谛老到北京  第九 观宗学社二年  第十 离开观宗寺以后  十一 井陉弘法第一声  十二 营口楞严寺创修经过  十三 ...

    倓虚大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115542803.html
  • 近現代中國佛教與扶乩[1]

    會對於晚明佛教叢林和羅教間的宗教生態互動有初步的探討。  46.提到寶卷通常並參考的二本著作是,鄭振鐸,《中國俗文學史》(商務,1938),十一《寶卷》和澤田瑞穗的《增補寶卷研究》,(東京國書刊行會,...請見酒井忠夫《近代支那?於??宗教結社?研究》,東亞研究所,1944。第三〈民國初期?新興宗教?運動新時代?潮流〉譯文請見張淑娥譯,〈民國初期之新興宗教運動與新時代潮流〉,收於王見川主編《民間宗教》一期...

    范純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214443478.html
  • 禅与基督教本体论的对话--道、言与空、心

    二十五  [3] 《禅空与上帝--关于基督教与禅宗的对话》,《文化中国》(加拿大)2001年3期。   [4] 《中国佛学非本体的本体诠释》,《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6期。  [5] 《老子》十一...-------------------------  [1] 《智度论》十一  [2] 僧肇《不真空论》  [3] 参见拙作《中国佛学非本体的本体诠释》,《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 6期,34 页。...

    麻天祥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0230843567.html
  • 易經離卦與曹洞禪

    不易等三種內涵。 易經很明白的指示我們,易之道在於「懼以終始,其要無咎。」(繫辭下傳十一)那麼,我們學易的目的在以無咎為旨歸,因此,我們時時刻刻應該警惕自己,慎言慎行,彰往察來,知微見著[8] ,...佛學落葉繽紛,大放異彩,因而提高了佛教在中國思想界的地位。當時有所謂十一大宗派之說法[2],其中禪宗是屬於教外別傳,其目的在於「明心見性」。太虛大師說:「中國佛學的特質在禪。」[3]可見此宗在中國佛學...

    陳榮波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295843975.html
  • 印顺大师著:中观今论(1)

    根本论题   第六 八不   第七 有·时·空·动   第八 中观之诸法实相   第九 现象与实性之中道   第十 谈二谛   十一 中道之实践   十二 空宗与有宗   ----------------------------------------------------------------------------...

    印顺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11844155.html
  • 印顺大师著:中观今论(4)

    远离一切见执的,这应该也就是佛法体证的重心了!   十一 中道之实践  一节 顿渐与偏圆   论到证悟,有偏真与圆中之分。在学习的过程中,论根机,有钝根与利根;论悟证,有顿悟与渐悟。顿渐与偏圆,...第十 谈二谛  一节 总说   二谛,为佛法中极根本的论题。佛法的目的,在乎引导众生转迷启悟,而引导的方法,即以二谛为本,故对二谛应求得确当的了解。嘉祥、窥基都有‘二谛章’,其它各派也无不重视。...

    印顺大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12044158.html